分散系及其分类-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
1、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认识分散系的分类方法,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其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1)概念:将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
(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1)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来分,分散系可以分成9种
(2)当分散剂是水或者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类
【微点拨】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
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豆浆、墨水、云、烟、雾、有色玻璃
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①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若氯化铁溶液浓度过低,则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
②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煮沸FeCl3饱和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而没办法得到Fe(OH)3胶体
③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聚沉
④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原因是长时间加热将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
⑤要边加热边摇动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OH)3胶粒碰撞成大颗粒形成沉淀
5、胶体的提纯:渗析法(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离子透过,而胶体不能透过)
2、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来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常常会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3、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胶体粒子能够最终靠吸附作用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毫无规则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易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所以,胶体具有介稳性
(1)概念:胶体粒子能够最终靠吸附而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此现状叫做胶体的电泳
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流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因此阴极附近的颜色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变浅
①电泳现象表明胶体粒子带电荷,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胶体不带电)
②胶体粒子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可吸附阴离子或阳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上了电荷
(1)概念:当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主要是盐)溶液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胶体的聚沉
①加入可溶性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加入的电解质在分散剂中电离,产生的与胶体颗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消除了胶粒之间的斥力,从而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②加入与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根本原因。由于同种分散质粒子带同种电荷,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使它们不容易聚集成直径大于100 nm的大颗粒,故可以稳定存在较长时间。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粒的电荷,使得胶粒之间的斥力减小,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③加热或搅拌:加热或搅拌可以加快胶粒的运动速率,增大了胶粒的碰撞机会,从而易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
A.用Fe(OH)3胶体作电泳实验,阴极附近颜色变深,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荷
(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粒带负电荷能吸附NH4(+),可防止铵盐随雨水流失
(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渗析);血清上的电泳实验;利用电泳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特制的胶体还能黏合伤口,有效止血;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胶体聚沉)
(3)日常生活中胶体聚沉的应用:制豆腐、豆浆、粥;明矾净水;两种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
(4)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
(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工业制皂的盐析(胶体聚沉);冶金厂、水泥厂、硫酸厂等工厂除尘(胶体电泳)
(6)科技领域:由于纳米粒子的直径与胶体粒子的直径大致相当,故胶体化学与高科技紧密联系到一起
2、借助新的显微技术,能成功观察到直径小于200 nm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3、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C.都较为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可能会产生沉淀 D.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4、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5、“纳米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这里面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6、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碘单质变蓝。现将淀粉和Na2SO4的稀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8、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中水分含量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15、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D.大气中PM2.5(直径≤2.5×10-6 m的可吸入颗粒),一定属于胶体
20、有一胶体,在电泳实验中其胶粒向阴极移动,对这种胶体进行下列处理,不发生聚沉的是()
21、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将该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A.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为胶体 B.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C.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D.明矾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24、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 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红棕色的氧化铁 D.向分散系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无明显变化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此现状叫________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此现状叫________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__
(1)若将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28、取少量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溶于适量盐酸中,得到棕黄色的氯化铁溶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呈棕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实验操作: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_____,继续煮沸至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
2、D。解析: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液滴构成的,小液滴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所以雾属于胶体。
3、D。解析: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若选用自来水、氢氧化钠溶液,或用玻璃棒搅拌、长时间加热等,都会易产生氢氧化铁沉淀,而不能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4、B。解析: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两种分散系,都属于混合物;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1、C。解析]A项,胶体不带电,错误;B项,Fe(OH)3胶体制备过程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并加热至出现红褐色液体,错误;C项正确;D项,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2、A。解析:盐卤属于盐类,是电解质,电解质的加入可以使豆浆胶体发生凝聚而形成豆腐,A项正确;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葡萄糖注射液不属于胶体,B项错误;Fe3++3NH3·H2O===Fe(OH)3↓+3NH4(+),生成的是沉淀,不是胶体,C项错误;AgI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中可做定向移动,D项错误。
3、B。解析:A项是胶体的电泳;C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是胶体的聚沉。
2、D。解析:硝酸钾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雾、蛋白质溶液为胶体,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石灰乳为悬浊液,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于100 nm。故分散质粒子半径最小的是硝酸钾溶液。
3、C。解析:FeCl3溶液是棕黄色、透明、稳定的液体,Fe(OH)3胶体是具有介稳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液体。
4、D。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之间,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的超细粉末粒子,与胶体的粒子直径相当。
5、A。解析:“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这里面的一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具有介稳性,不生成沉淀,故②⑤⑥正确。
6、B。解析:这是一个渗析实验,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只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淀粉分子不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向烧杯中的液体中加入碘水不变蓝,可以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
7、A。解析: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氢氧化铁粒子的直径大于100 nm,形成的是悬浊液;血液是胶体,通过微波手术刀可以使胶体凝聚;树林中的雾是气溶胶,也具有丁达尔效应;血液透析是利用渗析原理,让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半透膜而除去。
8、D。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是1 nm~100 nm,而PM2.5≤2.5μm,有形成胶体的可能性。
9、A。解析:分散系中最不稳定的是浊液。A项,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铜浊液;B项,得到氯化钠溶液;C项,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项,得到碳酸钠溶液。
11、D。解析:硫酸铜溶液和泥水两种分散系都是混合物,它们的分散剂都是水,但分散质粒子不同,硫酸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是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泥水(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是固体小颗粒。
12、C。解析: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不同之处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13、C。解析:溶液和胶体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
16、A。解析:X是氯化铁溶液,分散质是氯离子和三价铁离子,Z是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是氢氧化铁胶粒,故A错误。
17、B。解析: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18、D。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因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选项C正确;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选项D不正确。
20、D。解析:由题意可知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加热、加电解质溶液、加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硅酸胶体)都能使其聚沉。
21、C。解析: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因含有氯离子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24、B。解析:磁流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加入氯化钠可产生聚沉;磁流体为黑色,不可能为红棕色的氧化铁。
25、D。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A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B错误;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 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浊液,C错误。
解析:(1)因Fe(OH)3胶粒带有正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区颜色加深,此现状称为电泳。
(3)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物质,若能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解析:(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Cl浓溶液中也不会形成胶体。
(4)Fe(OH)3胶体粒子所带正电荷被SO4(2-)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
(5)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3)①盐酸电离出来的离子所带的电荷与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发生了电性中和,破坏了胶体的介稳性,从而
(3)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4)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胶粒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大颗粒(5)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